学工动态ABOUT US

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中科院水生所汪建国研究员讲述中国鱼病学研究历程与进展

发布时间:2021-12-17来源:bat365手机版app

  (通讯员:吴淑敏)12月8日,应公司袁军法副教授邀请,来自中科院水生所的汪建国研究员做客水产讲坛,在bat365手机版app天辰报告厅以“中国鱼病学研究历程与进展”为主题开展学术报告,bat365手机版app师生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bat365手机版app教授顾泽茂主持。

  为准备本次报告,汪建国研究员对创立中国鱼病学70年来的史料进行了追索和梳理,从主要时间节点、主要科学研究事件、关键人物、标志性成果等方面入手,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我国鱼病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他认为鱼病学的研究发展整体来看就是一个开创、引领、继承、创新的时代历程。

  报告伊始,汪建国研究员以《养鱼经》、《农政全书》、《异鱼图赞》等古籍中对于浮头、中毒、小瓜虫等病害防治方面的历史记载为切入点,引出鱼病防治技术的历史源头。他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前,鱼病学研究几乎是空白的。195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成立,随后在浙江吴兴菱湖镇成立鱼病工作站标志着我国鱼病学研究的开启(初创阶段(1950~1955年))。而后的发展历程又可简单划分为:发展时期(1956~1966年)、发展维持阶段(1967~1977年)和改革开放后的持续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汪建国研究员针对每个阶段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以建立太湖淡水生物研究室设鱼类寄生虫研究组为例,介绍了对青鱼、草鱼、鲢、鳙等四大家鱼寄生虫病的调查研究历史;阐述了第一次发现引起草鱼大量死亡的寄生虫病原体——鳃隐鞭虫的故事,并生动有趣的谈到找出了0.7ppm的硫酸铜可有效地杀灭这种病原体的发展过程。

  同时,汪建国研究员对中国鱼病学的奠基人倪达书、陈启鎏、尹文英、王德铭、伍惠生和N.G.Sproston(史若兰)等在鱼病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贡献的人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特别提到,老一辈鱼病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国为民的思想境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并展示了倪达书先生的座右铭“只有奋斗可以给我们生活,而且只有奋斗可以给我们快乐”“一个人活看,不应该为我而存在,应该为人民的需要而存在”“要是不为一件伟大的事业而生存,生命是没有意义的”。以此启发员工,要做一个有情怀的科研工作者。此外,汪研究员介绍了中科院水生所鱼病学研究室牵头负责的全国鱼病调查和全国鱼病病原图志编写的工作,谈到“文化大革命”对科学研究工作和科学家的重大影响,表示科学家们应不忘初心、排除万难,竭力为产业服务。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对本次报告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争相提问,现场氛围热列。

【背景资料】

  汪建国,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鱼病学,寄生原生动物学和水产健康养殖学等的研究。曾任中国原生动物学会第四至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理事等。主持和承担国家支持项目、973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发表寄生鞭毛虫、粘孢子虫、纤毛虫40多种新种和两新属。主编和参加编写的著作有《鱼病学》、《草鱼生物学与疾病》、《原生动物学》等20余部。科技成果获奖项有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审核:袁军法 路雨 谢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