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bat365手机版app赴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佳恒水产有限公司13级生产实习团队和来自乌干达的水产学者一起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鳜鱼人工繁殖课。此次学习交流是中(国)乌(干达)友好交流——武汉市为恩德培市开展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
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致力于鳜鱼的种苗繁育,池塘养殖等应用技术研究,形成了系列应用技术成果。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率先攻克了鳜鱼鱼种“寸片”关,经过集成创新,在武汉市江夏区建成了配套完善、多功能的鳜鱼良种繁育中心,实现了鳜鱼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用于繁殖的亲鱼,要求雌鱼2龄以上,体重1Kg以上,雄鱼1龄以上,体重0.72Kg以上,培育池要求面积600-2000m2,雌雄比例1:3,水质良好,繁殖温度以24-28℃为宜。” 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的李总向大家详细讲解了鳜鱼人工繁殖中的细节问题,“进入繁殖期后,需将成熟的鳜鱼亲本运送至孵化池,静养一天,便可进行人工药物催产。为了提高孵化效率,可以采用武汉市水产所研制的实用新型专利——‘冲水充气式孵化环道’进行孵化。”当被问及鳜鱼种苗培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时,李总强调到,鳜鱼一生只吃活鱼,脱膜两到三天后,卵黄膜消失,这时要及时投喂刚出膜的适口饵料鱼,如团头鲂及鳊等水花鱼苗。
要掌握水产养殖真正的技术,光靠理论是不行的,必须还要结合实践操作,在听了李总详细的讲解之后,乌干达学者和生产实习团队成员都积极动手操作起来。清洗孵化槽,磨豆浆,收集鳜鱼火花,进行下一批鳜鱼的干法受精,一系列操作让大家在实践中巩固了理论知识,也让大家对水产养殖生产一线的工作有了最直接的感受与体会。
据悉,此次交流项目历时一个月,参与交流的乌干达学者共有20位,今天和生产实践团队一起学习的这位学者只是其中一名成员,名叫卡库鲁,是一名大学老师。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中国的鱼类人工繁殖技术,应用于本国的水产养殖行业;同时,寻找项目投资的合作机会,发展本国水产经济。另外,卡库鲁还透露,自己非常热爱水产,梦想将来拥有自己的几亩鱼塘,做一名专业的养鱼人!
在结束了一天的交流和实践操作之后,李总结合自己多年来学水产,干水产的经验,鼓励大家要吃苦耐劳、用心思考,收获一份有意义的实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