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崔赟、陈静雯)东海之滨,有一座“水产帝国”,她是我国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上海海洋大学。8月上旬,bat365手机版app暑期“高校游学”体验团通过走访参观,座谈调查等形式,围绕旗下产业,科研活动等课题,对这所高校展开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上善若水,我们都是水产代言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逢三伏节气,海风吹过,来带一丝清凉,也夹杂着一丝“水产”的味道。初入海大,便被现代欧式风格的建筑吸引。正值暑假,留校学习,实验的人人却绝非少数,直到深夜,也会有通宵自习室供员工学习。“勤奋敬业,质朴大方,爱国荣校,求真务实”这是海老员工自己对校训“勤朴忠实”的理解。“上善若水,我们都把学问做在了江河湖海上。”
的确,在海大开设的12个学院,47个本科专业方向中,无一不是服务于水产行业,也正是如此,使得这座历史名校在海洋、水产等方面优势显著,特色显著。水产与生命学院是上海海洋大学最大最有特色的学院,建有水产系、生物系、海洋生态与环境系等3个系。在博士刘文畅的带领下,公司实践团得以入院参观。根据刘文畅介绍,海大的研究以长江水系为主,淡水养殖研究又为特色,位列世界第四名。对于本科阶段的教育,刘文畅说:“海大在本科阶段就已经给员工们分好了方向,让本科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钻研与学习。”不仅如此,为了打好基础,海大在本科阶段开设了水产专业英语基础课,与之相对应,水产微生物学也是全英文授课,以此为同国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提供方便。
“实践创新,理论实际结合才是王道”
无独有偶,同公司水产院相同,海大会在大三时组织本科生进行生产实习,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来。刘文畅表示:“我在读本科时经常在养鱼房待着,在上课间隙会去看看自己的鱼的情况。这对我现在研究有很大帮助。”同时,海大与国内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本科生在三年级时可以作为交换生到其他高校学习(主要是台湾海洋大学),在研究生阶段也可以去荷兰,西班牙等地进行短期交流。
“本科生要进实验室吗?”刘文畅的回答是“当然。”为鼓励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提前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海大在上海市的扶持下,建立了多个市级,校级创业项目,还给每一个实验团队建设了自己的生产养殖基地。全长1.2米的越冬钢棚,100平方米的室内育种车间,海大还与多个生产厂商展开密切合作,这些都提高了本科生进入实验室的积极性,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更为养殖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海大本科生也在实践中做出了成绩,他们自己养殖的清甜型小龙虾不仅口感好,肉质弹,虾黄多,而且要用清蒸的方法,像大闸蟹一样烹制,才能最大程度上地保留营养。
“就业发展,心定气闲才有大未来”
谈到就业,刘文畅坦言“很多人面临抉择时心浮气躁,眼高手低,因此,就很难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据了解,上海市水产相关行业就业机会多,如水产生物公司技术服务,水环境产品销售等都有很好的前景。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小型水系统如喷泉,公园养殖池以及池内假山上相关植被覆盖等方面指导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海大水产与生命学院开设的园艺专业主要研究水生植物,弥补该领域的市场缺失。
除了就业,海大的科研成果也让人叹为观止,水产与生命学院研究的团头鲂和新鳍2号罗非鱼的养殖技术处于我国先进地位,鳗鲡潜水跑道式养殖也有了很大的成效。他们在水质改良及控制技术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中包括利用藻类海水水质控制技术和利用浮游生物及水声维管束植物的淡水水质改良技术等。目前,海大在着手改变紫菜从选育到种养的生产模式,并重视水生生物细胞系的建立。刘文畅谈到:“水产行业的进步还需要很多人进行很多次的实验,这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领域。”
短短三天,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被这所高校“折服”。后来,团队成员又跟随浙江大学邵庆均老师的团队学习黑鲷的养殖,来到岛上参观了黑鲷养殖水的处理系统。水产1402班孙萌在小组中主要做记录工作,她在归途中总结道:“海大很美,很努力,在水产方面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我们华农人也要更勤奋,更拼博,争取在水产领域做出自己的成绩。”